南方海洋实验室公共平台
公共平台是南方海洋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的公共技术平台,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标准,目前已布局建设八大公共平台,分别是海洋科考平台、海洋遥感信息中心、海洋数据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库、海洋元素与同位素平台、万山海上测试场、南海四基观测系统与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平台。
实验室公共平台现有设备总值超14亿元,其中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600多台(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及一批海洋工程试验装置。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团队,相关技术人员均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
服务内容:
检验检测、设备共享、测试加工、科学调查、技术咨询、数据采集处理等服务。
服务领域:
海洋、地址、测绘、生物、化学化工、材料、渔业、电子信息、环境、海洋工程装备等多个学科。
服务产业:
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疗与健康等产业领域。
海洋科考平台
打造国际一流的科考技术服务平台
平台介绍
海洋科考平台以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海洋科考共享平台为目标,建立高质量的海洋科考技术支撑体系和组建专业化的海洋科考服务团队。构建包括河口海岸、深远海乃至极地等区域大气、海面、水体、海底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探测科考服务体系。
平台现有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221台套,总价值近3亿元。服务的研究领域涉及物理海洋、海洋大气、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团队,可以完成海洋水体及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的技术支撑或任务执行等工作。
主要共享业务
海洋科考平台建设采用“分层实施、模块化建设”的方式,包括基础层和特色层。平台对南方海洋实验室科考船资源、先进的海洋科考设备以及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构建包括河口海岸、深远海乃至极地开展大气、海面、水体、海底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探测的科考服务体系。同时,着力提升设备集成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前沿研究,提升我国海洋综合科考能力以及国际化合作水平。
海洋遥感信息中心
全面构建“四位一体”海洋遥感监测体系
平台介绍
海洋遥感信息中心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南海周边和南北两极地区,致力构建以海洋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辐射定标及真实性检验实验场、海洋遥感大数据信息服务与决策中心为核心的星、站、场、中心“四位 一体”遥感监测体系,为科学研究与政府决策提供全海域、全方位、全天候、全自动、多要素集成的遥感监测数据。
平台现有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50余台套,服务的研究领域涉及海洋科学、测绘科学、大气科学、航空航天学、电子信息学、地理科学等多个学科。
主要共享业务
1.科研技术支撑:
服务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科研人员,可提供以下服务: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和专题产品共享;遥感云计算服务;遥感专题产品定制;海洋观监测数据共享。
2.决策支持服务:
可为海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气象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分析报告;可为涉海类及极地航运等相关行业提供应用专题产品及分析报告。
3.设备共享服务:
无人机测绘及作业方案制定;海洋、陆地、气象等环境要素观监测数据采集。
海洋数据中心
助力海洋科学研究及推动海洋信息产业发展
平台介绍
海洋数据中心充分汇集各类海洋数据资源,建设高可靠性、高开放度的海洋数据库和共享服务平台;具备海洋多源数据存储管理、远程数据传输监控、在线分析计算、数据产品研发、可视化应用和数据开放共享服务等功能;建有数据机房和 OceanView 可视化中心等硬件配套设施。为海洋科学研究、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平台现有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16台套,总价值近5000万元。服务的研究领域涉及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洋人文与经济等多个学科。
主要共享业务
1.数据资料共享:
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在保障科学数据安全前提下,面向各类用户提供数据资料查询检索服务。打造海洋科学数据联盟,为海洋数据“联盟链”节点单位部署区块链,开展数据共享服务。
2.数据产品研发:
利用空间可视化、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相关算法和技术,对海洋数据初级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生成相关数据产品,完成数据产品的更新以及数据集订制开发。
3.数据处理技术:
提供数据清洗、标准处理、质量控制等技术服务,围绕海洋数据动态多维可视化表达和应用开展可视化算法、数字孪生平台和应用服务群研发和构建。
4.数据培训服务:
组织开展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海洋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海洋生物资源库
建设世界领先的海洋生物资源保藏、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基础平台
平台介绍
海洋生物资源库以建设成为面向全球海洋生物种质、基因及天然产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目标,构建海洋生物资源装置、海洋生物信息中心和海洋生物应用推广平台,目前已建有海洋生物资源自动化保藏管理、海洋生物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海洋天然产物高通量制备解析、海洋生命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和海洋生物资源共享服务信息平台共五大功能性子平台。通过建设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库和海洋天然产物资源库,全面开展海洋生物资源保藏、研究和开发工作,致力于构建全球合作网络,推动样品、数据与知识的共享。
平台现有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89台套,总价值超1.4亿元。服务的研究领域涉及海洋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
主要共享业务
1.资源保藏共享:
可提供海洋动植物、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基因资源和天然产物资源的委托保藏,以及资源样本和数据信息的共享等服务。
2.样品检测分析:
可提供生物学、化学、生态学等实验样品的检测分析服务,如菌种鉴定与耐药性检测,各类生物样品分析,化合物成分与结构分析等。
3.基因测序分析:
可开展二代及三代建库测序与生信分析服务。
海洋元素与同位素平台
建设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元素与同位素科研服务交流平台
平台介绍
海洋元素与同位素平台围绕地质过程与资源效应、沉积输运与物质循环、海水与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环境与极端气候等海洋前沿科学问题,基于海洋科学研究样品的特殊性、稀缺性和成分差异性等特点,定位于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微区原位的元素与同位素分析,建有同位素年龄、物质组成、结构形貌矿物组成和样品前处理四大系统。同时,着重体系化的新技术方法开发、新标准物质制备能力建设,力求打造世界一流、开放共享的海洋元素与同位素测试分析平台,服务海洋强国国家战略。
现有30万以上精密仪器41台套,总价值约2 亿元,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专业技术团队,能提供一站式前沿高效元素与稳定、非传统和放射性成因同位素测试分析服务,可支撑海洋、地质、古气候、生态环境、考古、医药、生命、材料等学科发展。科研设备设施高度集中并开放共享,特别适合多学科交叉研究,也可为产业化及中小企业创新所需测试分析提供支撑。
主要共享业务
1.检验检测:
同位素年龄、元素与同位素组成、结构形貌矿物组成等方面的测试分析,可为海洋、地球、化学与化工、生命、环境、法庭、考古、医药、临床、冶金、材料等学科研究提供准确可靠数据。
2.技术咨询:
元素与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方法的技术推广,可为科研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可向同行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3.标样-专利转让:
发现/发明的标准样品或者专利技术的转让或产业化, 可为国内外同行提供标准物质和技术解决方案。
万山海上测试场
打造科研与产业化应用的交流平台
平台介绍
万山海上测试场是广东省、珠海市重点扶持项目。由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中国船级 社、武汉理工大学等业内优势单位,围绕智能船舶、无人系统装备、海洋仪器设备以及海上新能源等领域试验需求,本着“崇尚首创 力争最优”的发展理念,以完备的试验指挥控制系统、岸海空多域通信系统、水面水下测试测量系统、船艇保障系统、工程基础设施以及海域基础数据全覆盖为基础,构建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的试验保障体系,打造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标准制定、国际交流合作和融合创新发展为一体的国家级海洋公共综合试验场,助推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海洋高端装备研发与应用。
主要共享业务
1.智能船舶:
拥有“珠海云”、“香洲云”智能船舶测试平台,提供岸基(实验室)、岛基(测试场)远程控制站和测试海域,构建测试虚拟场景,支持开展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集成平台、远程控制船舶和自主操作船等试验项目。
2.无人系统:
可利用覆盖陆、海、空域完备的试验保障体系,组织开展岸、海、岛、礁真实环境和对抗条件下的各型无人船艇、水下潜航器、跨介质飞行器、岛岸用无人车、无人机等装备试验测试和实装比测。
3.海洋仪器设备:
可利用试验保障船、岛上观测站和大型智能浮标,开展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及海洋生物等调查、测量、监测设备和通信导航、声学设备等各类海洋仪器设备试验测试。
南海四基观测系统
构建南海和大湾区海洋实时立体监测网
平台介绍
南海四基观测系统是基于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四大观测平台,采用无人、智能化的先进海洋观测设备及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南海海域建立的实时、全天候海洋综合立体观测系统。平台已建成港珠澳大桥断 面综合观测系统、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观测系统,可为防灾减灾、航行安全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现有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62台套,总价值超3400万元。服务的研究领域涉及物理海洋、大气科学、海洋生态环境、海洋遥感等多个学科。
主要共享业务
平台提供海洋实时观测资料、灾害应急观测、灾后调查评估、海气界面观测等多方 面业务。利用浮标、海洋站、卫星、无人智能装备等,提供从虎门到大万山、港珠澳大桥海域约30个浮标的实时在线观测资料;提供赤潮、溢油、海上搜救等应急监测与调查;提供台风、风暴潮等灾后调查与评估;研究海洋飞沫观测系统,提供台风条件下海气两相流的实时监测等业务服务。
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平台
为海洋经济建设提供综合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支撑
平台介绍
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平台围绕海洋工程技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海洋安全保障需求,建设了海洋腐蚀、海洋光学、海洋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室内试验平台和实海试验平台,服务海洋工程材料与装备研究开发、水下无人潜航器测试、南海海洋信息监测、海洋灾害预警等综合需求,为海洋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海洋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支撑。
平台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1.04亿元,其中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27台套;拥有一支7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支撑团队,包括2名博士和4名硕士。
主要共享业务
平台围绕工程材料海洋腐蚀、水下无人航行器测试、水下光纤感知三个方向开展科研支撑服务,试验场地分为实海试验场和室内实验室。
1.实海试验场:
海洋工程材料实海全剖面精准腐蚀试验、基于水下光缆的分布式海洋环境感知、水下无人航行器综合性能测试等。
2.室内实验室:
海洋腐蚀与磨损、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海洋光学传感器芯片加工、海洋水声学等测试及表征分析等。
南方海洋实验室公共平台
公共平台是南方海洋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的公共技术平台,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标准,目前已布局建设八大公共平台,分别是海洋科考平台、海洋遥感信息中心、海洋数据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库、海洋元素与同位素平台、万山海上测试场、南海四基观测系统与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平台。
实验室公共平台现有设备总值超14亿元,其中3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600多台(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及一批海洋工程试验装置。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团队,相关技术人员均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
服务内容:
检验检测、设备共享、测试加工、科学调查、技术咨询、数据采集处理等服务。
服务领域:
海洋、地址、测绘、生物、化学化工、材料、渔业、电子信息、环境、海洋工程装备等多个学科。
服务产业:
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疗与健康等产业领域。
版权所有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访问量: 1732721